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茶叶问答茶叶问答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作者: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:2023-02-02 06:00:07 88人已围观

一位茶友说:

熟茶中有益菌群丰富,想喝好熟茶。可试了很多熟茶,还没找到满意的。

由于茶友喜欢午一的云上冰岛,给她推荐了2019年的冰岛熟片,冰岛老寨春茶发酵的熟茶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一听冰岛老寨熟茶,茶友几乎不敢相信地问:我没看错吧,用冰岛老寨来发酵熟茶。

买一份回去喝了之后,激动地反馈:

第一次发现,熟茶居然有花果香和鲜甜感,还有很不错的生津、回甘、韵味和清凉感。完全颠覆了以往对熟茶的认知。好熟茶,就应该是这样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- 01 -

市场,难遇好熟茶的背后

普洱茶,怪有趣的,虽然分生熟,

但是,普洱茶市场,几乎是生茶的天下。熟茶好像一直不受待见,这是有原因的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熟茶的尴尬地位

历史上,两广和南洋地区的人,非常喜欢喝普洱茶。

广东湿热,其它茶叶存不住,而普洱茶刚好能存。

而且,广东存放出来的普洱茶,转化快,汤感厚,喉韵深。汤色也很深(香港人觉得最牛的“红汤茶”就是云南普洱茶)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熟茶最大的特点是:

发酵后,茶性变得温和,无论妇孺老幼都可以喝。

而生茶放一段时间,汤感也会变厚,颜色也会变深,茶性也会变得温和。而且,生茶的香气、滋味等风味表现,都比熟茶更加复杂。

既然生茶放久了,茶性也会变得温和,而且风味更好。那么,熟茶是不是有点多余。

这样的现状下,熟茶的江湖地位,一直没有生茶高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偏见延续

2000年以后,普洱茶在大陆市场复兴。

熟茶的江湖地位没有生茶高的现状,也被市场延续了下来。

20年前,普洱茶的好原料,大多数被用来制作生茶了。当时,市场上的熟茶,大多数是用台地茶或者小树茶的原料发酵的,加上熟茶工艺还不成熟。

这样的背景下发酵出来的熟茶,品质简直是一言难尽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往后这十几年,好原料用来制作生茶,普通的原料用来发熟茶,生茶一直压着熟茶。

这就是这么多年来,大多数茶友,很难找到好熟茶的原因。

也因为这样,茶圈有一种经验:看一家茶企靠不靠谱,就看他的熟茶。熟茶靠谱的,生茶十有八九都靠谱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普洱茶市场多元化

市场不断变化,当生茶市场饱和,熟茶的消费群体也慢慢养成。

但是,大家喝惯了品质很一般的熟茶,出现正宗古树熟茶、名山熟茶的时候,反而没有多少人敢相信了。

大多数人嗤之以鼻:用冰岛发酵熟茶,怎么可能。这是被前些年的熟茶市场伤害得太深了,完全能理解。

但是,随着普洱茶市场多元化,有人用古树茶做熟茶,有人用冰岛老寨做熟茶。虽然这样风险高、投入大,但还真有人这么做。

只是,由于熟茶的审美体系还没建立起来,好熟茶,还只在小圈子里流通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- 02 -

一款熟茶,好还是坏

熟茶目前,目前还没有标准。

但是,以史为鉴,总能窥探出一些信息。

80年代,勐海茶厂发酵的熟茶,到今天依然经典,无非是原料和工艺两个方面的原因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原料:大树?古树!

80年代,普洱茶还是云南茶圈的小弟。

当时,云南茶产业的中流砥柱是绿茶、红茶。

那时候,芽头漂亮的台地茶,被认为是等级更高的上好原料,都用来制作滇红、滇绿了。

而不被看好的、(当时)等级更差的大树茶,才用来做普洱茶。就是这样的幂幂之中自有天注定的认知,让很多勐海茶厂的产品,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,熟茶也不例外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40年前,树形大的那些大树茶,就是今天备受追捧的古树茶。

也就是说,熟茶越陈越香的原料基础,和生茶一样,还得是:

今天,市场认知里的古树料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工艺:充分发酵,低氧化

喝过80年代老熟茶的茶友都知道:

大厂熟茶的叶底,色彩比较丰富,而且叶底的颜色浅一些。

而从熟茶的叶底上也能看出很多信息:如果叶底发黑程度严重,说明发酵过程中,熟茶氧化程度严重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如果叶底一搓,就像泥一样碎了,说明酵母发酵的程度很高。

如果叶底颜色较浅,且颜色较多,这几乎就是80年代勐海茶厂的风格了。

但是,老风格,需要古树才能尝试,如果中小树熟茶也这么做,根本喝不成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80年代的大厂熟茶,叶底多色,而且颜色浅,说明:发酵过程中,氧化程度(发酵度)偏轻,为后期转化留足了空间。

也就是说:制茶师在制茶的时候,如果要考虑10年,20年以后熟茶的风味,通常会选择古树料。至于发酵,让酵母尽可能生长,但氧化程度会轻一些。

这样的熟茶工艺,既能让古树中的内含物质尽情发酵释放,也能为后期陈化留足空间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写在最后:

普洱熟茶的发酵工艺,本质上并无对错之分,

制茶师需要考虑的是:选择当下即饮,还是十年以后的越陈越香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比如,同样是冰岛茶发酵的熟茶。像冰岛中小树发酵的熟茶,原料上限决定了后期陈化有限。

这样的熟茶,适合在几年之内就喝掉,发酵周期就可以长一些,氧化程度就可以重一些,让茶客在短时间内就品尝到冰岛风味的香、甜、醇。

如果要看10年以后、20年以后的熟茶风格,那就参照大厂老熟茶的标准。选择高海拔、树龄大,种植稀疏的原料。发酵时,氧化程度低一些,为后期陈化留足空间。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总之,普洱茶市场,一切皆有可能。

今天的熟茶市场,低端熟茶已经产能过剩,做高端熟茶,反而有可能脱颖而出。

这是茶客的选择,也是普洱茶市场自我革新的选择。

文章原标题: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

老茶痴的疑惑:普洱茶年产16.2万吨,找一饼好熟茶为何那么难?于2023-02-02 06:00:07创建,发布于茶叶问答栏目

很赞哦! (18)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