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茶叶知识茶叶知识

腊尽残销春又归,御寒保暖老白茶

作者: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:2023-02-01 01:38:10 48人已围观

老白茶。

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《腊尽残销春又归,御寒保暖老白茶》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2020年1月20日,是二十四节气之大寒。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,过了大寒,又会从立春开始一个新的节气轮回。

《大寒吟》

宋·邵雍

旧雪未及消,新雪又拥户。

阶前冻银床,檐头冰钟乳。

清日无光辉,烈风正号怒。

人口各有舌,言语不能吐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十二月中,解见前(小寒)。”《授时通考·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

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“一候瑞香,二候兰花,三候山矾(七里香)”。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。

同小寒一样,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。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,在我国部分地区,大寒不如小寒冷,但是,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,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。“小寒大寒,冷成一团”的谚语,也说明了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。

大雪时节,天地万物是一片银装素裹之景,严冬积雪覆盖大地,保持了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。

在青岛,放眼望去,遍地冰霜,到处都是冰晶雪舞,好一派如幻似梦的冰雪王国景象。当我们徜徉于冰天雪地里,怀着浓郁的怀旧情绪,一起默念那些合乎此刻风景的诗词,是不是也不失为一件十分文艺的事情。

冬三月,生机潜伏,万物蛰藏,以防御外邪侵袭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柔刚。茶事宜行精俭,静待大地回春。

大寒时节,天寒地冻,老白茶、红茶等茶性温热的茶品依旧是时令优选。老白茶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生热暖胃,增加围炉煮茗的乐趣,温暖身心,又可适当调节因油腻食物的增加带来的血脂增高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南方自古多瘴气,福鼎白茶产区常年雾气萦绕,湿气尤重。进入茶园,低头便可看见在树周围长着许多清热祛湿解毒的中草药。福鼎白茶便是“取其所生之地”。

福鼎白茶素有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的民间说法,被称为“可以喝的古董”。经过长期储存,反复多次的酶促作用,老白茶后期转化空间大、层次感好,尤其茶多酚中黄酮类、黄酮苷类等转化较好,具有穿透细胞壁的功能,让血液流通更顺畅(有些类似中医推拿艾灸疏通经络);茶气足,祛湿调肠胃效果会更好。

需要特别指出的时,虽然饮白茶可以调节饮食带来的血脂增高,但若在进餐时喝茶或进餐后马上喝茶,茶水会稀释胃液,降低消化酶的活性,对人体健康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。因此应注意喝茶应在饭后起码一个小时以上方可进行,若食量较多或油腻食品比例较高,间隔时间还应延长。

大寒时节,清早门还没推开,就得先热壶水,茶缸子里铺好茶叶,等吃完早点后,摊开报纸,在茶香中了解小城百事;中午,忙得天旋地转,来壶茶舒缓下脑子;傍晚后趁天色还早,约上几个好友围炉煮茶,谈天说地。

一杯老白茶里,春节的仪式感也呼之欲出!

村上春树说,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仪式可以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,使得某一时刻的日子与其他时刻不同,或是喝茶本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,而仪式感就是让喝茶变得不一样。

喝茶也可以是仪式感很强的一件事情,插花、焚香、轻柔的音乐……缓缓注水,将仪式感融入这杯茶中的每一个细节,在极具美感的氛围中,浸润在茶中!而春节喝茶,我想只需煮一壶老白茶,家人团圆,好友相聚,就会将这个繁忙的日子变得有仪式感!从白毫银针品到寿眉,老白茶一泡,两泡,三泡……,阖家欢乐、圆圆满满,说不尽的思念、道不尽的祝福,凝聚在每一泡茶里!

己亥年最后一个节气——尽矣,始矣。腊尽残销春又归,且饮老白茶一杯。一杯茶,一本书,就是一天;一壶茶,就是安逸的一辈子。

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《腊尽残销春又归,御寒保暖老白茶》全部内容,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?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!

小编推荐

昔归古树白茶


初读“昔归”二字竟有迷离、微茫之美,让人无限遐想:“昔物故事馨芳华,高山远水终须归”似有退祛繁华后,近看形态默读光影之境。

据清末民初《缅宁县志》记载:“种茶人户全县六、七千户,邦东乡则蛮鹿、锡规尤特著,蛮鹿茶色味之佳,超过其他茶产区”蛮鹿,现称为忙麓;锡规,现称为昔归。由此可见,此地茶很早就声名远扬。

昔归产自云南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昔归忙麓山,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,茶树和茂密蓬松的原始森林植被混生,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及有较厚的植被腐殖土,富含茶树生长所需的有机矿物质。山场清气无人干扰,茶树自然潇洒的恣意生长。

因维度、土壤、气候、水源、生态环境、树龄等特殊原因,茶内含生物碱、茶多酚、维生素、氨基酸、芳香类物质等含量极为丰富,其所呈现出令人歆羡的繁华,自然天成。

昔归地区古树白茶,也是普洱茶里的一抹淡淡的留白,工艺极简,未经杀青揉捻,充分的保留了茶叶内的原生内含物质。

制作这种白茶鲜叶都是来自百年以上的树龄,其干茶外形犹如落入深山许久的叶子,不修边幅略显粗犷,没有丝毫娇柔之姿,看似不尽柔美,但滋味却能撩绕内心。

柔滑、甜润、厚实、糖韵蜜香彰显,因其是百年以上树龄及大叶种内含物质极为丰富,有着一股绵劲,一道茶冲泡十五次茶味遇水滋味层层晕染后仍旧唇齿留香。喝起来就似案上的清风阳光,柔和慰贴。

喝白茶,茶汤要不要出尽?


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,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“茶汤到底要不要出尽?”有茶友问:“不是说健康饮茶要“茶水分离”吗?怎么我看有人用玻璃杯或者大壶泡茶时,每次添水时茶杯中会留三分之一的茶汤?”还有茶友问:“我用紫砂壶泡茶,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,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?坐杯和闷泡有怎么区别呢?”其实上面的问题,都牵扯到茶叶冲泡时的几个概念,分别是“留根”、“坐杯”和“闷泡”。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?又有哪些适用范围?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涨涨知识。“留根”留根指的是:每次倒出茶汤时都留一部分茶根(也叫汤底)在冲泡茶器中,然后注水冲泡下一道。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,风味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。“留根”泡法常见于冲泡滋味浸出率很高、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。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定。有出六分留四分,也有出七分留五三分等。、最常见的就是用玻璃杯泡绿茶或新白茶的时候。、比如在用玻璃杯冲泡绿茶、白毫银针、白牡丹时,我们会留下部分茶汤,以延续茶叶鲜爽甘醇的味道。留部分茶汤在杯中,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冲泡时间,可以使下一泡茶汤有着更好的口感体验,也可以均匀茶汤浓度,避免出现前几杯柔滑鲜香,后几泡变宛如白水般的窘境。看到这里,或许有人会问“用盖碗泡白茶时,可不可以采用留根泡法?”如果用白瓷盖碗泡白茶,不建议茶友们用留根法,最后几滴茶是精华成分,如果没倒尽,茶汤浓度不够;如果用留根法,茶叶一直泡在水里,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。2、除了玻璃杯,用大壶泡花茶和红茶,也是使用留根泡法。试想一下,那么一大壶水闷泡茶叶,茶叶的浸出率估计到达80%,甚至更高,如果不留下部分茶汤做“底料”的话,估计第二壶茶,就没有喝的欲望了!“坐杯”从字面上讲,“坐杯”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。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,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。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,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,喝在嘴里没啥滋味。但看茶叶,它还没有完全舒展,丢了又很可惜。这时候,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。至于延缓的时间,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。如果是冲泡白茶,到第5泡时建议延缓8—10秒左右出水,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,滋味释放会多一些。如果到了第八泡,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,约1分钟。坐杯和闷泡,是不一样的性质。“坐杯”从字面上讲,“坐杯”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。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,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。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,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,喝在嘴里没啥滋味。但看茶叶,它还没有完全舒展,丢了又很可惜。这时候,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。至于延缓的时间,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。如果是冲泡白茶,到第5泡时建议延缓8—10秒左右出水,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,滋味释放会多一些。如果到了第八泡,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,约1分钟。坐杯和闷泡,是不一样的性质。

为什么福鼎白茶又鲜又甜?


白茶的鲜甜和甘味,源于两类截然不同的呈味物质。白茶的甘味,来自茶中的可溶性糖。在萎凋过程中,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单糖双糖,而糖苷类也水解,生成半乳糖。茶叶在萎凋进程中,失水抑制了呼吸作用,减少消耗这些小分子糖,甘甜遂得以累积。

酶催化下的儿茶素与氨基酸氧化缩合,不仅给白茶茶汤上色,还带来白茶醇和的滋味,白茶的鲜甜味儿也得益于此。

但是,白茶的鲜甜味多半来自氨基酸。其中,不同的氨基酸各有风味:茶氨酸鲜爽且有焦糖香;丙氨酸有花香;苯丙氨酸有玫瑰香;脯氨酸、甘氨酸和天冬氨酸有甜香……

白茶,不炒不揉的工艺,茶叶中天然存在的酶便长久保持着活性,将许多蛋白质慢慢分解出氨基酸,这使得白茶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一种茶类。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约2.6%-4.5%,其中茶氨酸占50%左右。

除了增进茶汤滋味,氨基酸对于白茶品质还有其他一下几方面的影响:

提高茶叶香气: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参与了茶叶香气的形成;

改进干茶色泽:在干燥过程中,氨基酸参与了非酶性褐色反应,与成品茶乌润色泽的形成有关;

对白茶的汤色起良好的影响:在白茶萎凋过程中与儿茶素的邻醌结合而成的有色化合物。

为什么酷夏养生销烦暑要饮白茶?


春应肝而养生,夏应心而养长,长夏应脾而变化,秋应肺而养收,冬应肾而养藏。夏,心属火,万物长至极,暑气盛。

俗说话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高温酷热,人易动肝火,心烦意乱,无精打采,思维紊乱,食欲不振,急躁焦虑等异常,为避免“情绪中暑”,宜重在养心、戒躁戒嗔,要心柔意软、志性宽和,浊气宣泄,皮肤腠理宣通,顺应夏阳气在外的特点。宜饮白茶,特别是优质老白茶。

茶质优异的白茶,或老白茶,会有很好的当季祛湿养生、排汗之效,并且好的老白茶不寒不火较平和,对大多数茶友体质都较适且。散热降温、生津止渴;预防胃肠消化道疾病;补充钾盐和水分。老白茶也符合中医阴阳学说里阴阳转化,长期储存过程中,白茶的汤色、滋味、功效香气随着年份出现转化,从而达到以阴制阳,以阳补阴的效果。

白茶轻微发酵,不及绿茶那般“寒凉”,胃寒之人大多不敢喝绿茶,却可以品饮白茶。

且白茶是真正的“不近人间烟火”,不炒不揉,轻微发酵,制作工序少,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多种营养成分。退热祛暑功效显著,可防中暑。加上纤细的叶芽,浅淡的汤色,幽微的香气,富有清凉感。

初品白茶,大多茶友,特别是老茶客,会感觉滋味清淡,没有绿茶的鲜醇,没有红茶的香甜,没有乌龙茶的温润,没有普洱茶的醇厚,也没有花茶的鲜爽香艳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达得一定的时间距离之后,会慢慢开始回味,会突然觉得刚才入口时清甜的感觉很美。

等到遍品各茶之后,你会惊觉白茶极具君子、佳人气质,清洁素雅、心境平和、气定神闲,从心理到生理上给人以清凉自在。

白毫银针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,清雅亮洁,不论是颜值还是滋味,都绝对跟窈窕淑女相配。而寿眉和白牡丹,是老成的君子,内涵丰富却又不咄咄逼人,像和蔼可亲的人父、人师,确是夏日中静心、养心的首选。

白毫银针,斗胜雪,素雅见长,根根挺立,刚出水的芙蓉般亭亭玉立。亦如清纯少女般一袭洁白飘然而至,相对无需言,默默不答语。

白牡丹,芽叶连枝,缘背卷,三白红筋,舒展之时,毫心嫩蕊、形似花朵,绿叶托嫩芽,宛如蓓蕾初绽。名和味如花一样的韵致,借“花中之王”的富贵牡丹之名,增添几分妖娆与宠爱。解语花;开富贵;真国色;一枝红艳露凝香;名花倾国两相欢。花艳而浓,国色天香,花开时节动京城,处处盛开着自信成熟风度。

寿眉的纯朴,虽粗旷,但抱朴守拙,如大多数平凡中国女子,有她,日子就过得安稳、厚重、踏实,细数流年,把如烟的日子过出诗意的温暖。

嗅之嫩香持久,饮之清冽鲜爽。白茶的意味,有如观丰子恺的漫画,尤其是那幅《人散后,一钩新月天如水》,大片闲散的白,人去楼空,竹帘闲卷,一钩新月静照,木桌茶水慢凉去。。。

人生,不仅有友人相聚的热闹时光,还有耐下性子去品味白茶的淡然的幸福时光。

茶,是生命里的一种美好。酷暑里,再难捱烦燥的日子里,每天坚持一茶,就是对自己、对生命好一点。

白茶,从一片叶子到一饼茶,不管是在最好的年纪,还是在日益老去的日子,它都静心沉淀,不急不躁,恰适安度苦夏。

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,白茶,同样可以是一种有着记忆的茶品,亦可作为一款向后看的茶,使之浸润着岁月的秘香,在老白茶的浓酽和淳厚中,贮藏时间的厚重。

新制白茶的淡雅是一种美,老白茶的风韵成熟气质又是一种美,温柔缠绵、风韵无边,散发的是醇熟、高贵。

盖瓯中沉静的老白茶,蓄满故事,淡然的对望,幽香清远,本真的呈现着它被时光洗礼后的独特魅力,不急不躁,从容淡定,夏日酷暑里,身心就需要这样的“知味人”对坐倾谈。

都说,陈年的白茶和普洱一样,是能喝的古董。白茶的灵魂也在于后期转化与陈化的过程。于平实的光阴里,一丝丝的变化,没有刻意,一切都循着时间的过程。一壶陈年白茶,是时间的醍醐,是时光对细节的耐性雕琢,是一种用时间去完成的修行。

品味老白茶,它不会像陈年普洱那样的老成持重,而是历经岁月经年之后仍却淡然优雅的美。入口不是张扬,而是入心入肺,从舌尖滑过,舌根轻落,再后是微涩后的轻甘萦绕,捕捉到这缕神韵,那才算是与老白茶的偶遇和期许。

老白茶收藏的时光,只隐隐的散发于香气和滋味里,时光的印记,柔而不艳,酣畅而不腻。再老的老白茶,满是沧桑感,也不会鲜红的艳丽。身世和阅历,需要慢慢熬、耐心煮,然后用心感受其渐渐浸润而出的层次。

这种从白茶到老白茶的慢长成长,到老白茶需慢熬细煎才能呈现的丰韵层次,一如生物需要经历长夏,才能等来秋的收获,亦如人生,受尽苦夏的磨砺,才换得秋风送爽、清凉满怀。

酷暑长夏,蒲扇轻摇,听蝉品白茶,观杯中茶舞,如悟日本的禅茶大师千利休的“茶禅一味”:

先把水烧开,再加进茶叶,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下去,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。

除此之外,茶一无所有,好像什么都没有说,又好像什么都说了,那雅趣、那理趣、皆在其中。

品白茶,好像最适宜用这诗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了,好像一切真是这样简简单单,把水烧开,泡上茶叶,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喝下去……

茶就这么简单,禅就这么简单,生活就这么简单,长夏酷暑也不过如此,捧一盏白茶在手,饮一口清芬,品一种意趣。就是这一盏白茶给人的一种禅悦吧?!

白茶里,有了这么一点夏日的“禅意”,弥足珍贵。

观赏杯中的白茶,载沉载浮,汤色杏黄,香气清芬,直透肺腑,真是好茶,确实令人愉悦。至于入口后的感觉,恐怕就需要你禅悟般的灵性了。

茶禅一味,也是最应该用白茶的!

本文关于《腊尽残销春又归,御寒保暖老白茶》的内容也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,还想了解更多白茶有关内容,可以点击栏目:老白茶查看,欢迎大家阅读。

腊尽残销春又归,御寒保暖老白茶于2023-02-01 01:38:10创建,发布于茶叶知识栏目

很赞哦! (34)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