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茶叶价格茶叶价格

袁高《茶山诗》释义详解

作者: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:2023-07-07 03:02:31 56人已围观

袁高《茶山诗》释义详解

袁高字公颐,唐宪宗时官礼部尚书。

【茶山诗】

禹贡通远俗,所图在安人。

后王失其本,职吏不敢陈。

亦有奸佞者,因兹欲求伸。

动生千金费,日使万姓贫。

我来顾渚源,得与茶事亲。

氓辍耕农耒,采采实苦辛。

一夫旦当役,尽室皆同臻。

扪葛上欹壁,蓬头入荒榛。

终朝不盈掬,手足皆鳞皴。

悲嗟遍空山,草木为不春。

阴岭芽未吐,使者牒已频。

心争造化功,走挺糜鹿均。

选纳无昼夜,捣声昏继晨。

众工何枯栌,俯视弥伤神。

皇帝尚巡狩,东郊路多堙。

周回绕天涯,所献愈艰勤。

况减兵革困,重兹固疲民。

未知供御余,谁合分此珍。

顾省忝邦守,又惭复因循。

茫茫沧海间,丹愤何由申。

【释义】

顾渚紫笋茶,又名湖州紫笋,产于浙江湖州顾渚山区。因其嫩芽未展时,形似笋,色近紫,故名。顾渚山,位于浙江湖州与江苏宜兴(古名阳羡、义兴)二境之间,两地均产茶,自唐代两地之茶均被列为贡茶,但这两种茶长期被人混淆。《苕溪渔隐丛话》认为:生于湖州长兴顾渚山中谓顾渚紫笋,生于常州义兴(今宜兴)君山悬脚岭北峰下者,即所谓阳羡茶。在唐代,顾渚紫笋之名盛于阳羡茶,故陆君山悬脚岭北峰下者,即所谓阳羡茶。在唐代,顾渚紫笋之名盛于阳羡茶,故陆羽《茶经》上说:“浙西茶,以湖州为上,常州次之。”“紫笋”说亦源出《茶经》:“阳崖阴林,紫者上,绿者次;笋者上,芽者次。”说明其品质优于常。该茶作为贡茶,自唐代宗广德年间(763年前后),至明洪武八年(1375)被“革罢”止,前后长达六百余年。据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“唐贞元以后,每岁进奉顾山紫笋茶,役工三万人,累月方毕。”

【详解】

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),袁任湖州刺史,为朝廷督造紫笋贡茶,亲临顾渚,目睹茶农们辍农停桑,日夜赶制贡茶,劳民伤神、惨不忍睹的景象,遂写下这首《茶山诗》(又名《焙贡顾渚茶》)。全诗尖锐地指出贡茶给万民带来的困苦,对役工艰辛劳作表示深切同情,对统治阶级为一己享受,不顾人民痛苦的情形,表示了极大的忧愤。

袁高《茶山诗》释义详解于2023-07-07 03:02:31创建,发布于茶叶价格栏目

很赞哦! (23)

相关文章